据调查,北京地区考生约有90%均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失眠、焦虑、食欲不振等症状。的确,莘莘学子们在承受了来自各方面压力而发生这些情形是可以想像的,但随着高考的结束,有人认为这些症状也会消失,这显然过于武断,而且从心理卫生方面分析,高考后巨大紧张的压力突然消失,一部分人会觉得内心空虚,感到无所适从,反而会出现失眠、焦虑、烦躁、易激怒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心理障碍,其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例子亦屡见不鲜。 那么在高考和填报志愿相继结束后,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首先,要有足够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紧张疲劳的最佳方法,因此考生们要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不少于8小时,且要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 其次,要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应考期间,学校和家长都比较重视饮食。考试结束后,饮食标准下降,可能会导致食欲减退,肠胃功能紊乱,加重心理负担,因此要合理搭配膳食。 另外,在充分休息的同时,要摒弃应考时养成的足不出户的不良习惯,适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在充分休息后,还可以作一些短程旅游,使得长期绷紧的神经进一步松弛。 总之,高考结束后,有的考生要继续深造,而有的从此便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只有合理而充分地休息好,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为人生的下一步作好准备。 小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