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焦虑症的表现及治疗

发布时间:2016-05-03

中年女姓王某某,两年前因下岗逐渐出现多虑、少眠、入睡困难,常感胸闷,坐立不安、口干、头昏、做事无耐心,好发脾气。在家婆媳关系紧张,常担心灾难降临,小孩上学怕遭车祸。曾到医院诊治,被怀疑患了“高血压”,得知消息后王某当夜自觉胸闷、呼吸困难,紧张恐惧,有死到临头之感,全身乏力历时半小时,事后觉得莫名其妙,此后发作频繁,几乎每天都有类似发作,患者到数家综合性医院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CT、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最后到精神病院诊断为“焦虑症”,经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焦虑症是指一种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前多见。病前常有诱因,大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刺激。它可为急性起病,也可慢性起病。焦虑是本病的核心症状,它包括患者主观上的情绪体验和客观上的运动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临床上常见有以下两种发作形式: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发作无诱因,不可预测,发作时伴有显著而痛苦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难以忍受的窒息感、失控感、头昏眩晕发抖、心慌、甚至频死感。发作时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发作一般不超过1小时。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没有明显的症状。一个月内有三次以上发作即可诊断。 广泛性焦虑:又称慢性焦虑症,经常无故恐惧或提心吊胆;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悸、气促、头昏、多汗、恶心、尿频等;运动性不安如眼睑、面肌或手指震颤,紧张不安肢体肌肉抖动等。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有明显效果,药物可直接减轻焦虑的精神症状和运动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适当配合放松疗法、解释性心理治疗,催眠治疗等心理治疗可减轻焦虑,因而药物与心理治疗联合应用可使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更好。 刘建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精神病患者为何记性好
下一篇:呼气可断精神分裂症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