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心理社会因素与个性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心理行为治疗或心身综合治疗较满意的一类疾病。 心身疾病具备以下特征: 1.以躯体症状为主,一般有比较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的易患素质。 3.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等)和情绪反应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发病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到“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心理治疗或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纯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日本学者认为,心身疾病分为三种:(1)器官神经症:这类疾病常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自觉症状,作为病因的心理因素,其作用大于躯体因素的作用;(2)功能性疾病: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所致的可逆性疾病。这类疾病中,作为病因的心理因素与躯体因素各占一半;(3)器质性疾病已达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阶段。如消化性溃疡,作为病因的躯体因素的作用大于心理因素的作用。 总之,从心身疾病的一般概念看,以躯体疾病为主的心身疾病与神经症、功能性疾病以及躯体疾病有着交叉重叠关系。从临床角度来看,有躯体症状的心身疾病与器官神经症和功能性病变很难分开。如器官神经症,患者的自述是躯体症状,往往就诊于相应的临床科室。而躯体的功能性改变如心因性咳嗽,在就诊时也很难与躯体器质性病变分别诊治。因此,从临床实践出发,器官神经症、功能性躯体病变和器质性疾病都应当以普通临床分科为基础,归类于心身疾病的诊治范围。 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