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恐怖症”恐怖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6-05-03

王医生: 很抱歉,冒昧写信来打扰你,实在是我自己摆脱不了精神上的痛苦,才向你求救。 近几个月来,在某些场合,心中就会惶惶不安,手足无措,说不出的紧张焦虑,那就是怕与人交往谈话,不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都会这样,心中也明知与我谈话的对象很和善,与我的关系也不错,不会给我造成任何伤害;但总是一与人接触就十分难堪,尤其是在年轻女性前面,我会急得讲不出话来。有一次去买东西,见到一位女营业员,我的心似乎一下要跳到喉咙口,后我又不经意地看了她一眼,正好她也在看我,这种目光的对视,对我来说无疑与电流巨击一般,我虽立即低下头,但心理难受极了。我自己虽看不到,但感到脑子一片空白,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全身皮肤发热,胸口也感到透不气来,急得一句话也讲不出来,想离开也没有勇气,恨不得有个洞可钻进去。从此以后,我为了躲避这种环境,就尽可能不与人交往,将自己独自锁在家中,可是我要上班呀,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王教授,我千思百想而不解,请你给予我一些帮助吧。 李伟 李先生: 来函收到,对你信中所说的情况表示理解和同情;但首先可告慰你的是,你不是得了精神病,也不是什么“疯子”,只是在精神活动的某些方面发生障碍,这就叫做“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有很多种,你所患的看来属于“恐怖症”。这种病属于神经症的一种,因此,又称作“恐怖性神经症”,主要表现对某些一般人不会害怕的事物有强烈的恐怖感,其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知道恐怖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发作性可伴有脸红、心慌、胸闷、出汗等症状,为了避免恐怖和精神痛苦,就采取回避行为。 “恐怖症”决不是碰到什么确实可怕的事物,而是自知无危害性的事物却莫名地恐惧。其按恐怖的对象不同可分为三类:(1)场所恐怖,如害怕高处、闭室、广场、拥挤和黑暗等;(2)物体恐怖,如害怕某些小动物、尖锐物品等;(3)社交恐怖,怕与人接触交往、尤其不敢与人对视。你所患的大约就是属于第三类了。 恐怖病是可以治疗的,某些药物可有一定帮助,更重要的是采取心理治疗,如有一种称为“行为治疗”的,就非常有效。其中有的是让其过度地接触恐怖对象的程度和时间,称作“脱敏治疗”,有的是在医师指导和安排下作冲击治疗,就是突然大量、紧密地接触恐怖对象等。你平时应保持心情愉快,学会放松自己,注意力不要集中到恐怖对象上去,少考虑有关方面的问题,更不要把自己当做“精神病人”症状就会不知不觉地自然淡化和消除的。 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教授 王春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发挥老年人的智力
下一篇:“维思通杯”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中奖者名单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