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人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融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的恍惚状态。催眠术就是心理医生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等向求治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状态渐渐进入一种特殊境界的技术。通过催眠后的求治者,认知判断能力降低,防御机制减弱。这时,暗示的效果比在清醒状态下明显,求治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可凭心理医生的暗示或指令转换,而对周围事物却大大降低了感受性。在催眠状态下,求治者能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经历和体验,畅述内心的秘密和隐私。 从1775年奥地利医生麦斯默(Mesmer,E·A)首次使用催眠术并运用于医疗到现在,催眠疗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催眠状态下,由于人的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过去的经验被封锁,对新刺激的鉴别判断力大大降低,从而使当作刺激物应用的暗示,具有几乎不可克服的巨大力量。催眠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是神经症和某些身心疾病:如癔症性遗忘症、癔症性失音或瘫痪、恐怖症、夜尿症、慢性哮喘、痉挛性结肠、痉挛性斜颈、口吃等。消除某些身心障碍和顽固性不良习惯效果更好。 一般采用轻度催眠消除各种症状,在催眠下直接向病人进行言语暗示,肯定其有关症状在醒来后必将消失。催眠加深时可进行催眠分析,病人较容易地将被压抑而遗忘的精神创伤说出来,从而找出其致病的心理因素,也可进行催眠麻醉行外科手术。此外,还可利用此疗法进行集体催眠,治疗酒精中毒症或麻醉药成病者。③ 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