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精神科治疗,约有1/3的病人可恢复正常生活,但仍有2/3的病人会发展成慢性精神疾患。慢性精神病人大多数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病程迁延,社会功能明显下降,可出现精神衰退。一般情况下,在医院经正规治疗,急性症状平息,病情相对稳定后可转入家庭治疗,但有部分病人因缺乏相关知识,随意停药,致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反复住院,给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做好慢性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应向专科医护人员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认识精神症状的特点,对病人的怪异言行要正确地对待,改进同病人的应对技巧。 2.家属应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常识,并认识到维持治疗的必要性,出现药物副作用的对策,药物对身体的影响等知识,帮助病人解除对药物长期应用的顾虑,认真执行药物维持治疗方案。 3.积极调整病人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属应懂得如何观察病人的言行,如何理解和体谅病人的异常表现,减少由于病人病态言行导致家属的怨恨和不满情绪。 4.鼓励病人主动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督促其料理个人的生活,可有选择性的看一些电视新闻节目、报纸书刊;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最大限度减少对病人的心理刺激;一旦病人出现悲观、忧郁、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等异常情况,应让其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许南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