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您的孩子有学校恐怖症吗?

发布时间:2016-05-03

[编者按]又到秋风送爽,学生开学的季节了,每年这时候我们都会接到许多家长的咨询电话。有的学生一进学校和课堂就出现头晕、呕吐,心慌、焦虑,甚至昏倒的现象,家长为此十分着急。孩子是生病了吗?生的是什么病呢?我们今天请教育心理学专家谈谈这个问题。 乐乐早晨一起来就头痛、恶心,早饭也吃不下。妈妈十分焦急,说:“那今天就别上学,在家好好休息一天吧。”此前,乐乐也经常会这样,一到上学前,就会有种种不适症状出现。其实,乐乐没有病,更不是没病在“装病”,而是得了“学校恐怖症(school-phobia )”。学校恐怖症的症状表现为儿童害怕上学,严重者会害怕一切与学校有联系的东西,如怕老师、教室等。为了逃避学校,儿童就会出现下列行为,如,新学期开学之初、上学前或一到学校,就出现心神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头痛、头昏、胸痛、发颤、心悸、恶心、腹疼、尿频等症状。 尽管导致“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复杂多样,表现形式也不一而足,但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是,“学校恐怖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学习是学生在校的中心任务和主要活动,在学业成绩差和行为表现不良的情况下,一旦受到老师的责罚、家长的批评或同学的白眼,便会在内心感到不安、羞怯,心理上笼罩着一层阴影,害怕被人瞧不起,进而陷入自责自贬,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常对周围的人或事疑虑重重,对老师和同学没有信任感与亲切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不起兴趣,在集体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故而开始逃避学校。当前我国所提出的“愉快教育”的理念,对我们寻求根治“学校恐怖症”的治病妙方有着深刻的启示。“愉快教育”倡导: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孩子爱和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人为中心,以情感为动力,使学生能够愉快、自觉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 “学校恐怖症”是一种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学校、家庭须改变教育方法,不可一味地训斥、打骂儿童,更不能随意地体罚儿童,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肯上学的现象时,家长应与他们谈心,尽可能了解所有与他们上学有关的情况。要注意开导,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迫使孩子去上学,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创伤。不肯上学的原因找到后,父母和老师(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医生)应相互沟通,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各位参考:一是系统脱敏疗法,家长和学校应积极配合,有计划的使孩子减轻对学校的恐惧心理。刚开始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短一点,哪怕只呆一个小时也好,如果这步成功了,可将时间逐渐延长至2小时,然后再延长至半天,逐渐过渡到不陪孩子上学或让孩子独自去学校。在此过程中,每当孩子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老师、同学也要多关心、支持和鼓励他们。二是家庭治疗法,改变过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注重培养孩子与小伙伴相处的能力,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与小伙伴一起玩耍,避免过度的照料和保护,培养其独立性。三是满灌疗法。孩子害怕去学校,偏偏采取一切办法强制他留在学校,日久没有指望了,他也渐渐调整了心态。这种办法较适用于刚上学不久的孩子,具有强刺激性,但要注意配套的安全措施。 晓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对癫痫患者的健康教育
下一篇:鬼神附体?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