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令人痛苦的强迫症 〔伍医生信箱〕

发布时间:2016-05-03

伍医生:您好! 我女儿玲玲,学习成绩优秀,曾在多项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我们希望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她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就连走路、上厕所和洗澡的时间都没有浪费。六年级开学后,孩子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学习成绩反而开始下降,我们发现她经常反复检查作业。玲玲还出现了很奇怪的习惯。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回到家推开门后,玲玲对我说,“妈妈你先把书摆正,让书名对着门口。”我按照她说的反复做了多次,一直到符合她要求了后,才迈进家门,此时已折腾了半个小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不这样做就难受。请问,我的女儿到底怎么了? 陈×× 陈××:您好! 根据您的叙述,我们认为您的女儿可能患了强迫症。您的女儿,天分聪明又过分追求完美,非常担心学习上的失误,所以要认真检查作业,久而久之,使她对学习产生了焦虑与恐惧,焦虑与恐惧使注意力不易集中,影响了学习的速度,造成学业成绩下降,她却误以为更应该仔细检查作业。玲玲的“奇怪的习惯”是强迫症状的典型表现,她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或减轻由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或不安。如在临床上,有的患者出门时必须先前进两步,然后再向后退一步,如此反复做数次才可以出门。 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大部分强迫症病人在发病之前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十全十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 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力图摆脱,但为摆脱不了而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有的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某一段歌曲(强迫回忆);有的对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日常琐事无休无止地思索(强迫性穷思竭虑);有的对业已完成的事情总也放心不下,疑虑不安(强迫怀疑);有的在想到、看到、听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外一个词或观念,甚至产生与原来相对立的词或观念(强迫联想及强迫性对立观念);有的表现出对某些事物不合情理的担心、厌恶等情绪反应,明知不必要如此,却无法克服(强迫情绪);有的反复体验内心里违背自己意愿的冲动,如走到高处则产生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意向)。 强迫动作,又称强迫行为。即重复出现一些动作,自知不必要而又不能摆脱。比如反复不断地洗手,不可克制地检查、计数;有的病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对称,要遵循固定不变的仪式顺序,比如,出门时一定要左脚先迈出家门,回家后脱下的鞋一定要头朝东(强迫性仪式动作),这些仪式程序对他们来说往往象征着凶吉祸福以及能逢凶化吉等意义,病人明知这样做很可笑,却不做又不行,否则焦虑不安。 患者能充分地认识到这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由于强迫症状的出现,患者可伴有明显不安和烦恼,但有强烈的求治欲望、自知力保持完整。目前,强迫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 伍医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人到中年,应学会给自己“减压”
下一篇:看病先挂老年科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