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当前遇到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1早恋问题 早恋并不是以年龄为界限的,而是以性生理、性心理和性社会适应性是否成熟为界定的。人们通常把不成熟的恋爱称为“吃青苹果”,即又酸又涩,味道也不纯正。其实家长和学校并不反对青少年之间的异性交往。我们认为,适当的交往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心理发育,真正意义上的恋爱还是等青苹果成熟的季节,恋爱应以结婚为归宿,因为青少年还缺乏婚姻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大学生还面临择业和分配,恋爱双方的前途还有许多变数,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2婚前的同居行为 现在学校出现少数大学生甚至极少数中学生非婚同居生活,最近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守则》虽然不反对大学生结婚,但坚决反对非婚同居,这是因为同居产生的婚前性行为因为受到心理、道德、舆论和环境的压力,常常会使同居者产生紧张焦虑,会促使男女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同时由于知识的缺乏,容易产生性病甚至爱滋病的可能;同居使发育中的青少年过早的关注性生活,他们往往追求性快感和性愉悦而破坏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因而影响了其身心的正常发展和学业的进步;同居关系不受法律的保护,在同居期间会发生暴力或性虐待,由此导致的身心伤害要有当事人自己来承担,情感破裂后带来的心理反应、痛苦和创始有时难于弥补,如果在第二次恋爱中还会被别人轻视而产生抑郁和自卑。 3手淫问题美国性学家曾经报告,美国男子91%有过手淫行为,而女性为67%,我们认为手淫对于解除青少年的性紧张,帮助青少年度过“性饥渴期”有一定作用,由于手淫是个人的隐私行为,不伤害社会和他人,在道德和法律上是无可非议的,不要对手淫行为产生自责,适当的手淫是无害的,但无节制的手淫对身体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避孕问题 正确使用避孕套对防止意外怀孕、预防爱滋病、性病是有作用的,有些专家有争议,认为避孕套不能100%防止爱滋病和达到避孕的目的,向青少年宣传正确使用避孕套有“教唆”之嫌。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正确使用避孕套只是有效的治标方法之一,当然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应该通过综合治理而加以弥补,因噎废食并不可取。 冼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