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走进心理咨询(20)谈谈儿童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16-05-03

心理咨询师在接待儿童咨询时,首先必须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包括他们的社会环境、身心状况、人际关系,等等。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来勾画儿童的情景,以便决定从何处入手去深入分析他们的问题。这个过程称为收集资料,是心理咨询的第一阶段工作。儿童即使出现诸如智力问题、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也很难自发地前来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因此,当被父母(或监护人)领来做心理咨询之后,需要提高并维持儿童前来咨询的自发愿望。这就要求咨询人员给前来咨询的孩子留下比较好的印象,诸如:“咨询室很好玩”,“老师很和蔼可亲”,“去咨询室对自己好”等。对不能自愿前来咨询,或咨询意愿较弱的儿童的继续咨询,需要得到父母(或监护人)的协助。对于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儿童所存在的问题,为了了解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有关信息,可以通过与儿童的父母谈话获得。这样,心理咨询面谈的继续、信息的获得、环境的调整等咨询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需要获得父母(或监护人)的协助,为此,儿童的咨询面谈往往与父母(或监护人)的咨询面谈同时进行。 心理咨询师在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和归纳以后,就要对来访者的问题做出初步结论,这就是诊断。首先需要确定儿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例如:学习困难、自理能力障碍、焦虑状态、缺乏关爱的寂寞心理、社交障碍等。再者,分析问题的主要因素和心理问题的程度。还要分析来访者有无求治动机。有的儿童认为自己的行为表现是正常的,只是其他人不理解,他们想通过心理咨询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有的儿童是家长押来进行心理咨询;有的来访者是迫于家庭的压力,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受到屈辱,对心理咨询抱有敌视态度。这些动机,都会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在心理咨询中,如果求治动机不明显,咨询方案设计得再完整都无济于事。因此,心理咨询师对他们的动机要认真分析:无求治动机者,要进行引导;求治动机不强烈者,要进行强化。这是为下一步拟定咨询方案并进行实施的首要保证。 在心理咨询中,少数儿童可能通过一次咨询就能解决问题,而大多数人需要进行多次,心理障碍的患者还要接受系统治疗。为了提高咨询效果,对每一个来访者都应拟订出咨询方案。拟订心理咨询方案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通过心理咨询,改变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 周朝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药物能改善人的情绪吗?
下一篇:导致儿童偷窃的因素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