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脑损伤后会导致的半侧肢体功能障碍,即偏瘫。为什么人在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后会出现偏瘫呢?这是因为在人的脑部,有主管肢体活动的高级指挥中心——运动中枢,一旦脑部的损伤影响到这一指挥中心,患者就会出现肢体瘫痪。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而每个半球分别分管对侧肢体的活动,因此,当患者右侧大脑受到损伤,他的左侧肢体将出现偏瘫,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根据不同时期偏瘫肢体肌张力的不同,可分为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软瘫期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消失 、肌张力低下 、腱反射消失等,该期肢体康复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保护肩关节,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利用躯干肌的活动,通过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姿势反射等手法,促进肩胛带和骨盆带功能的部分恢复,具体包括良姿位设计与摆放、体位变换、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辅助患侧做一些体操、鼓励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等。痉挛期主要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联合反应出现和上下肢联带运动出现,这时候肢体康复就是为了缓解对抗痉挛和控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可做的康复训练包括被动牵拉抗痉挛、上肢分 离运动诱发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到立位的体位转换训练等。恢复期则已出现分离运动,这时的康复则是在继续前一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巩固疗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主要进行改善手功能和步态的训练,主要包括手精细活动的训练和步行训练。 偏瘫的肢体康复训练不同于简单的正常人健身训练,盲目的训练不但不利于康复,而且会导致异常模式的形成,导致终身残疾,因此,偏瘫患者必须到专业的康复机构接受正规的康复指导。当然,与偏瘫并存的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也是脑损伤的常见表现,同时这些障碍会影响患者偏瘫的肢体康复和患者的日常生活,关于这些障碍的康复训练,我们将陆续报道,敬请期待。 王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