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漫谈

发布时间:2016-05-03

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1)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历史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有关此方面的理论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据统计不下好几百种,从本篇开始,作者按自身的实践与体会,着重介绍几个重点的心理治疗流派。 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唐登华教授所创,主要来源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客观分析。通常“主观”和“客观”既是哲学词汇又是心理学词汇,而这里讲的是有所特指,“主观”是指由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的、个体为之负责任的心理现象,如人们有意识的决定、有意的思维等。而“主观”以外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个体的躯体及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心理现象均为“客观”。在此要说明的,有一些客观心理现象会被误认为是主观的,如心理现象中的第一次公开演讲会紧张;大脑长时工作会疲惫走神;青春期对异性有好奇的想法等,这些都是人的主观控制不了的,是客观的存在。并且,神经生化已经研究证明,人的病理性精神活动常常是大脑神经生化物质异常所致的,如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由于多巴胺功能亢进,会产生凭空有声音在与其对话,这种听幻觉也是客观存在的。心境障碍的病人由于5羟色胺的异常,在没有外来原因的情况下异常的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这种心理活动同样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因此也是客观的。 因此,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中的“主观”不再包括全部的意识、心理现象,只将那些由主观意志所控制的、个体应该负责任的心理现象称为“主观”,也就是说,主观是指人的主观意志及其所支配的心理活动,客观是指客观外部事物及不受主观意志所控制的心理现象。区分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就是从此入手,展开对人类痛苦的理解。 (叶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浅谈产后抑郁症
下一篇:学做圆滑的老实人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