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异常心理又称变态心理,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发生异常改变,老年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差别只是相对的,在判别异常心理时很难由一个客观标准,目前通常按以下几个方法对异常心理进行判断。 1. 经验判断 主要根据病人自己的评价即自我评价,另一 方面是 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病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进行判断。这种标准的缺陷是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2. 统计学标准 异常心理的统计学标准来源于正常心理的心理测量,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往往呈正态分布,也就是说位于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正常心理状态,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就被看成是异常心理,可以讲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异常心理的可能性就越大。 3. 医学标准 异常心理的医学标准又称症状学和病因学标准,即根据病人的症状和病因来判断病人的心理异常,部分心理异常的病人可以找到病理变化,可以找到相应的生物学的改变,因而可以确定异常心理,有些心理异常的思维、行为和情感异常是精神疾病所特有,因而有些特有的表现也可以判断为异常心理。 4. 社会适应标准 这种判断是以社会模式为标准来衡量的,社会常模是指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和行为,如果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不相适应往往被认为存在异常心理。用社会适应标准判断心理异常还要考虑到国家、地区、民族、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有些行为在一定人群中是异常的,而在另一人群中却是正常的行为,因而要说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正常,要具体分析、具体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冼易平 老年健康咨询电话 0514 -87207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