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难的时期 小兰今年18岁,护理专业学生。她患强迫症三年了,一直在服用药物,症状仍然不见好转。小兰过分的要求卫生,害怕细菌,每天都要洗两次澡,洗手数十次。即使如此,小兰仍然担心自己可能因为疏忽而得病,所以格外注意所接触的物品。她不敢碰地面,不愿拿垃圾袋,她认为这些是“很脏”的东西,偶尔碰了垃圾袋,便非常焦虑,洗手次数增多。小兰知道过分的洗涤是不必要的,但是似乎有无法控制的冲动逼迫着自己重复的做着这些让人烦恼的行为。小兰没有任何爱好,休息时候便把自己关在家中。她似乎对异性没有任何的兴趣,说自己将一生独身。三年来,小兰不断地去各大医院就诊,不断变化着药物的种类和数量。她说对心理治疗不太接受,所以一直没有系统的治疗。她是读了我们的专题讲座,带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我。 治疗开始时是比较困难的。小兰大部分时间在向医生抱怨症状的严重性和症状对她生活的破坏性,她不喜欢按照医生要求的去思考、去分析,总是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徘徊。一些强迫症的患者有较为偏执的性格特点和固定刻板的思维模式,所以初次访谈是困难的。一个月下来,症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但是小兰愿意参加心理治疗,她说在治疗中,她会感受到轻松。小兰坚持服药,也愿意坚持心理治疗,证明她对治疗开始有信心了。良好的治疗关系是治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 第二个月症状开始好转,小兰在治疗中开始讲述自己家庭和童年,她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有意识的控制洗涤次数。但是改善的并不快,小兰仍然对疾病恐惧,对异性冷漠。对症状的敏感和分析是心理医生必要的素质。在精神分析疗法中,小兰报道了一段早恋过程。小兰父母离异,小兰和母亲生活。在初二时和同班一名男孩曾有过一段“恋爱”,两人在交往中有一些亲密的行为。小兰说她很想念那段时光。到了初三,男孩突然喜欢上另一个女孩,小兰认为自己遭到了巨大的伤害。而且这时她知道男孩是一名肝炎患者。从此,小兰对疾病和异性有一种不可控制的恐惧,症状越来越明显了。小兰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护理专业男生少,她可以少和男生接触。 小兰叙述时哭得很厉害。我能理解小兰能说出这段经历是经过强烈的心理冲突,不过真的佩服她做出了理智的行为。从这一应激事件,我们看到小兰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和幼稚的应对方式。当小兰在医生的帮助下,重新评估事件本身,能觉察到自己歪曲的认知。一周后,小兰的病情明显的好转。小兰说她现在知道了心理治疗在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要告诉小兰的是,心理治疗并没有结束。如果需要症状康复,改变歪曲的认知,改善个性的缺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不过,我们的治疗的确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走过这一时期,小兰花了三年的时间。 强迫症心理门诊 地址: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门诊二楼 主治医生:周朝昀 预约咨询电话:13615245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