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内观疗法 前段时间,一位家长带孩子来医院就诊。孩子15岁,初中学生,因为在学校不守纪律,贪玩逃学,被老师称为“问题少年”。我们给予孩子进行了内观治疗。在治疗中我们让孩子进行内省,让其报告父母对他的爱护和他在孝顺父母、关心照顾父母方面,做得很不够的地方。治疗很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两月后孩子和父母、老师的关系改善,能够按时去学校上学,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因为内观疗法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所以我们将内观疗法的理念做简单的介绍。 内观疗法起源于日本。内观,就是观察自己。“内观疗法”的最早出处应是从佛家的“净土真宗”那里发展来的。而“净土真宗”又是在中国唐朝的“净土宗”传到日本去以后发展的。所以说“内观疗法”的最早哲学体系与相关理论是从中国发展的。由于起效快、效果好、适应范围广的原因,目前在世界各国普遍开展。 在社会中,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而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凡是心灵之间沟通得最好的,就是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简而言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单靠一方面努力是完不成的。当一方对对方发出和善的、关爱的、体谅的行为时,另一方应当采取什么方法呢? 这样,就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交流中的“授”与“受”之间的关系。当“授”方有善意的行为表示时,“受”方能善意接受,并在心灵深处发生愉快反应,那么“授”方也就会有非常偷快的反应,就会与“受”方不断进行沟通、交流,相互间的交流就会进行下去,然后就形成相互协调的状态。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如内观疗法创始人叶本伊信所提到的“内观三项目(即内观三要素)”:“他人为我做的、我给他人的回报、我给他人增加的麻烦的”,从这个角度来处理人际关系,就可以很好地进行下去。在内观治疗中,运用“内观”,可使自己的心灵产生对周围的人,对自己的亲人有一种感谢的心、尊敬关爱的心,从而使自己更谦虚、更宽容、更踏实,也更会体贴他人,因此更具有人性化。而谦虚、踏实的人,往往也是敢于自我批评的、诚实的、守信的人,因此,他的人品就会高尚、纯洁,更具有自我奉献的精神、对他人更关心,心灵也就更纯洁、更美丽。 内观疗法是通过内省或反省自己从那里得到的恩惠以及给别人带来的麻烦中去认识自己内心的不足和欠缺,获得对别人价值的肯定,进而达到发现自我、洞察自我、再抱有对他人的感谢回报之情,从而激发内心的深情、提升自己心灵的纯洁。因此,内观疗法的关键是发现自己善良的心、洞察自己美丽的心,通过自我洞察和自我发现来达到心灵更进一步净化、祥和与丰富。达到这样的一种心灵境界,可以说是“美丽的心灵”、“纯洁的心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需要有内观治疗的理念。每一个人都抱着感恩的心,去达到人际间和社会的和谐。 董晓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