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家庭治疗漫谈(10)

发布时间:2016-05-03

关于“假设”的干预策略 任何形式的心理治疗都是由对人类的基本假设构成的。治疗师在与家庭工作时会形成若干的关于家庭的假设,有了假设导致下一步的提问,家庭对提问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则会进一步修正刚才的假设,并导致新的提问。而这整个过程都会导致家庭信念系统的改变。举个例子:一个极度情绪暴发的神经症妻子,总是指责丈夫在婚前伤害自己,不该在自己“不愿意”的情况下与自己发生性行为。于是经常在家中抑郁,甚至哭闹尖叫,丈夫也为此决定不再工作,整日陪伴妻子四处就医,但妻子的病愈发加重。治疗师如果没有准备关于家庭的假设,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个家庭会将他们自己对问题的定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加给治疗师,而这种定义和方法对当前的问题而言可能是局限的、无助的、维持家庭游戏的。如妻子在家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丈夫被妻子逼着找寻专家解决妻子的“情绪问题”,治疗师一旦被动受家庭影响,会陷入和家庭一样的困境。 假设对家庭游戏有较为“客观化”的猜想,至少是对家庭当前维持症状的负责任的设想,包括治疗师在会谈前所做的相应努力,这种带有感知性、描述性、诊断性的设想,无疑会指导治疗师提出那些能引起证实、变化和争论性的问题。比如上面的例子,谁认为婚前的行为是伤害?是妻子?还是某个影响妻子的人?丈夫自己也认为是伤害吗?夫妻在最初是怎么交流彼此的感受的?丈夫为什么这样帮助妻子?甚至失去自己的工作?在小家庭之外,他们的大家庭,双方的父母会影响他们吗?他们对婚姻有什么样的期待?考虑过分手吗?等等。假设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与家庭已经构建的自我概念不相同,因此治疗师在治疗中引入了对家庭来说是新的东西,将家庭的沟通模式、成员的问题、家庭游戏等重新概念化,至此,治疗师确定了自己积极参与者的地位,治疗师未必知道所有的答案,但他对家庭现实的独特看法,可以使家庭成员重新考虑其生活的新视角。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假设的目标是改变而不是发现真相。 叶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强迫症专题讲座40
下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解答4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