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的不速之客 有这样的一则有关人际关系的测试题很有意思。你的邻居是一个素质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他经常会无所事事的去你家里串门。每次串门他不会拿你家的东西,不会干扰你做事,也不会破坏你的家庭设施。不过他的串门不分时间和场合,想来就来,不会征求你的邀请。你对这样的邻居很是讨厌,但是碍于情面又不能当面说不许来,请问你将怎么做。有的人编了许多理由来阻止这个惹人讨厌的邻居,比如我今天工作,明天再来玩吗?这样做法看起来很巧妙,但是这个不知趣的邻居却会经常跑来问问你是否有空。开门便问:“今天是星期天,你不上班吗?”呛得你说不出话来。有时绞尽脑汁想出的借口效果也不好。有的人假装客气,为这个串门的邻居沏茶倒水、嘘寒问暖,总以为如此客气待客,邻居便下次不好意思再来了。谁知道,这位邻居把客气当做了福气了,以为人家喜欢上他,便更加频繁的串门了。所以,有的人一旦摊上这样的邻居变成了苦菜花,这样的邻居,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给他客气他又不知好歹,真是难办。我倒想想你支一招,这样的邻居来了,你继续的做自己的事情,别理他,假装没有看见他,时间长了,他便知道主人不友好的态度,忍受一段寂寞便默默地离开了。有时候,好像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却赶走了不速之客。 强迫症患者经常抱怨强迫思维会无时无刻的出现。强迫思维突然的、无规律的插入会让患者无从设防。患者虽然知道这些想法没有必要,但常常因为无法控制而痛苦万分。有一位中学生,说自己在上课时候会经常考虑到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问题,比如地球会不会停止转动。他知道这个问题对他而言毫无意义,但是每次想到这个问题,他便会感到恐惧,担心想象的事情会变成现实。他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是效果很差。这样的想法出现的频率反而更加的增多,而且还会想到有关月球或其他星体运动的事情。我们经常会比喻强迫思维是大脑里突然而来的不速之客。这个不速之客有三个特点:1. 无时间性。随时会来,但是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2. 无干扰性。只要行为控制好,强迫性思维通常没有太多的破坏性。3. 带有负面情绪。对待这样的不速之客常常会有焦虑、恐惧、抑郁情绪,在这样负性情绪的背景下,人会过多的关注这些思维。而这样的关注却使症状加以巩固,出现频率反而增加了。对应强迫思维较好的办法是允许强迫思维的出现,但是不能顺着这样的思维模式思考。做你那时应该做的事情,让强迫性思维顺其自然吧。通过心理治疗,强迫性思维也会逐渐的减少,到达消失。古语云:无为无不为,富含着哲学辩证的思想。不做什么,便是对应强迫思维——不速之客的最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