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键字
专家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组织架构
领导分工
荣誉称号
环境设施
医疗设备
就医导航
就医指南
门诊一览表
乘车路线
预约挂号
政策法规
学科建设
科室介绍
重点科室
专病门诊
专家风采
科研教学
护理园地
医院动态
通知公告
医院新闻
媒体聚焦
大事记
心理导刊
专题专栏
院务公开
院务公开
党建文化
党务公开
支部工作
医院文化
廉政建设
健康园地
康复家园
健康教育
精神病防治
视频点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从《十年狂盗原来是他》谈偷窃癖
及早预防青少年自杀
影响癫痫预后的因素
中风后抑郁事何因?
冷看老人滥用药
[伍医生信箱]“多动症”任其发展会怎样?
一名奇怪的投毒者
---期刊---
第403期
第364期
第362期
第361期
第360期
第359期
第358期
第357期
第356期
第355期
第354期
第353期
第352期
第351期
第350期
第349期
第348期
第347期
第346期
第345期
第344期
第343期
第342期
第341期
第340期
第339期
第338期
第337期
第336期
第335期
第334期
第333期
第332期
第331期
第330期
第329期
第328期
第327期
第326期
第325期
第324期
第323期
第322期
第321期
第320期
第319期
第318期
第317期
第316期
第315期
第314期
第313期
第312期
第311期
第310期
第309期
第308期
第307期
第306期
第305期
第304期
第303期
第302期
第301期
第300期
第299期
第298期
第297期
第296期
第295期
第294期
第293期
第292期
第291期
第290期
第289期
第288期
第287期
第286期
第285期
第284期
第283期
第282期
第281期
第280期
第279期
第278期
第277期
第276期
第275期
第274期
第273期
第272期
第271期
第270期
第269期
第268期
第267期
第266期
第265期
第264期
第263期
第262期
第261期
第260期
第259期
第258期
第257期
第256期
第255期
第254期
第253期
第252期
第251期
第250期
第249期
第248期
第247期
第246期
第245期
第244期
第243期
第242期
第241期
第240期
第239期
第237期
第236期
第235期
第234期
第233期
第232期
第231期
第230期
第229期
第228期
第227期
第226期
第225期
第224期
第223期
第222期
第221期
第220期
第219期
第218期
第217期
第216期
第215期
第214期
第213期
第212期
第211期
第210期
第209期
第208期
第207期
第206期
第198期
第197期
第196期
第194期
第193期
第192期
第191期
第190期
第189期
第188期
第187期
第186期
第185期
第184期
第183期
第181期
第180期
第179期
第178期
第177期
第176期
第175期
第174期
第173期
第172期
第171期
第170期
第169期
第168期
第167期
第166期
第165期
第164期
第163期
第162期
第161期
第160期
第159期
第158期
第157期
第156期
第155期
第154期
第153期
第152期
第151期
第150期
第149期
第139期
第138期
第137期
第136期
第135期
第134期
第133期
第132期
第131期
第129期
第128期
第127期
第125期
第124期
第123期
第121期
第120期
第119期
第118期
第117期
第116期
第115期
第114期
第113期
第111期
第110期
第109期
第108期
第107期
第106期
第105期
第104期
第103期
第102期
第101期
第100期
第98期
第97期
第96期
第95期
第93期
第92期
第91期
第90期
第89期
第88期
第87期
第86期
第85期
第84期
第83期
第82期
第81期
第80期
第79期
第78期
第77期
第76期
第75期
第74期
第73期
第72期
第71期
第70期
第69期
第68期
第67期
第66期
第65期
第64期
第63期
第62期
第61期
第60期
第59期
第58期
第57期
第56期
第55期
第54期
第53期
第52期
第51期
第50期
第49期
第48期
第47期
第46期
第45期
第44期
第43期
第42期
第41期
第40期
第39期
第38期
第37期
第36期
第35期
第34期
第33期
第32期
第31期
第30期
第29期
第28期
第27期
第26期
第25期
第24期
第23期
第22期
第21期
第20期
第19期
第18期
第17期
第16期
第15期
第14期
第13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期
及早预防青少年自杀
2016-05-03 第16期
近几年,国内报纸、电台、电视台有关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屡有报道。从全球看,青少年自杀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体内的分泌激素的变化造成他们身体 增,性别分化,同时也刺激影响他们的情感生活。青少年往往易处于一种个体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而自我能力不足的矛盾之中。情绪波动时,易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当感到来自学业、家庭等外界压力,体验到伤痛感时往往会对生活失去希望。 一般说,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常见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三类。 第一类:不少青少年由于学习困难、学业失败、升学落榜,或原先优秀而进入新群体后发现更有强者,而导致成就感的极度丧失,以致产生抑郁、退缩而自杀。 第二类:青少年为单亲家庭、或父母分居、离婚或个人在异性交往上的失败、持久家庭气氛不和睦等都可使他们无法建立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或丧失原有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渐渐使孩子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导致自杀。 第三类:老师、父母的斥责、惩罚,同伴的羞辱,自尊心受到强烈的刺激,可以使青少年产生极端的冲动行为而导致自弃。 那么我们应怎样积极预防悲剧的发生呢? 第一是社会防范。家长、教师和心理卫生工作者应熟悉青少年心理,及时发现并给予必要帮助。社会可成立应急救助机构,如热线电话、心理咨询等,帮助青少年解脱心理危机,走出困境。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应给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以利于他们的成长。 第二是青少年的个体防范。许多自杀的青少年是因为其缺乏解决问题能力,不能正确认识、理解问题;心理素质、个性品质有缺陷,对压力挫折的承受能力低。因此青少年在家庭、社会的关注下要自觉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 许晓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影响癫痫预后的因素
下一篇:
从《十年狂盗原来是他》谈偷窃癖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友情链接---
江苏省老年公寓
镇江四院
徐州精神病院
无锡七院
苏州市广济医院
南京脑科医院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连云港四院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河南省精神病院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