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衰老作为自然规律,谁也无法幸免。正如一日之中有朝霞也有夕阳。我国是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00年我国老年人将占人口总数的11%,因此在老年期怎样保持愉悦舒畅、安享晚年是每个老人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老年期一般指年龄在60岁以上,在这一阶段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心理平衡能力会随之相应减弱,从而出现情绪不稳,记忆障碍等。所以老人常会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叹息。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出现严重地影响老年期生活质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衰老感:视、听等感觉能力下降,气力衰弱,性欲减退,加之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师傅”、“老前辈”,极易产生迟暮之感。衰老感一旦产生就意味着精神开始老化,加速生理、心理功能的衰退。2、退休综合症,失落感:退休后社会交际减少,无所事事的清闲都会使老人产生失落感。怀旧:退休后的空闲易使老人沉缅于往事的回忆,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恋友:退休后远离同事,友人相继作古,老来失伴,常会令老人感到凄凉悲切,忧郁孤独。3、“空巢”孤独感:子女远走高飞,相当多老人有事无人诉说,因而产生“孤苦怜仃”、悲观消极的“空巢”之感。4、疑病症:部分老人本来身体健康,看到同龄好友生病或病逝,也觉得这痛那痛,顽固地认为自己患了重病,因此产生恐惧,悲哀情绪。5、记忆障碍:老年记忆障碍通常是自然衰老现象,不少老人会为自己“丢三忘四”而着急悲哀,自觉老而无用。6、老年期抑郁症:由于身体疾病、丧偶、身体各种机能退化,加之心理压抑,使得老年人情绪低落,沮丧、痛苦,甚至产生自杀行为,患上“万事空落,百无聊赖”的老年期抑郁症。7、睡眠障碍:不少老年人睡眠减少,浅而易醒,少数睡眠过多或睡眠倒错。8、其他心理问题:相当部分老人还会出现老年性痴呆、老年期幻觉、妄想症等精神疾病。 对各种老年期心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1、退中有进,树立正确认训。人到老年身体自然要衰老,但要力求做到人老心不老,人退心不退,退中有进。应当树立进入老年是翻开人生新篇章的开始,主动适应新生活,主动与人交往,并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既可以防止衰老感的产生,也可减缓感觉、记忆的衰退。2、善自保养。衰老是个复杂现象,不运动是其中因素之一,所以学会运动可以延缓衰老。饮食与长寿有重要的关系。正如中医“饮以养阳,食以养阴,食宜常少,亦勿全虚”所说,注意饮食可以延年益寿。3、调整心态,知足常乐。“望下看心自乐”、“望远看心自宽”,试着把要求、标准降低,及时把不悦情绪与人倾诉,对保持良好心境十分有益。4、尊敬关心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全社会应尊重和关心老年人,从每个细节做起,为社会也为自己将来善待老人。 老年朋友们朝霞固然美丽,但夕阳更为辉煌,珍爱自己的身心健康就是关心整个社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您会拥有心理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