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到过有关“狼孩”的报道,听说过“猴娃”的传说,最近却又亲眼目睹了一位来就诊的“狗孩”。那是一位男孩,虽已9岁,但身体矮小,喜欢将手放在地上爬,一刻也不得安宁,随地便溺,口中不时发出似狗叫的声音……一个好端端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孩子的叔叔给我讲述了他那令人惋惜心酸的童年经历。 邹某出生于贫穷的农村家庭,幼年时聪明又淘气,模仿能力特别强,父亲性情粗暴,常为琐事对母亲大打出手,对儿子不是训就是打骂,面对暴君式的父亲,小孩常吓得畏缩一旁,不敢出声。5岁那年,父母离异,邹某随母投靠外婆,生活虽然艰苦,精神上却较以往宽松。谁知好景不长,灾难再次降临,邹某的母亲患了肾炎,不仅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用,同时也失去了劳动能力,俗话说“屋漏偏遭连日雨”,正当邹某全家陷入困难时,邹又患上了“癫痫病”,经常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并且变得很淘气,无奈的外婆只好将他同狗锁栓在一起,从此邹某与狗一起吃,一起玩耍,不到两年时间,其行为、动作渐渐变得像狗一样。 心理学家专家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出生后的生活环境及教育对儿童心理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学龄前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健全的人格不但需要情感还需要抚爱,爱是智力的维生素,愿“狗孩”的故事能给人们一点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