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乖孩子”为啥进了精神病院?——谈分裂性人格

发布时间:2016-05-03

小祥住进了精神病院,熟悉小祥的亲朋好友谁也不相信这个事实,“这么一个乖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病呢?”。要解开这谜,还得从他的成长过程谈起。 小祥的母亲是个“老三届”,插队期间,和一位农村青年结了婚。婚后不久,便经常“内战”不断,每当父母打得不可开交时,小祥总是吓得躲在一旁,不敢吱声。在上小学二年级时,父母终于分道扬鏕了。母亲一人带着小祥开始了新的生活。 小祥聪明伶俐,从小就比别的孩子懂事,对人也很有礼貌。他喜欢一个人玩,见到生人脸一红就躲开了,别人说他像“大姑娘”一样。家里人都夸他是个乖孩子。小祥上学以后,学习非常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老师同学都说他是个好学生。 1992年小祥考取了某重点中学。可是,高二下半学期考试以后,小祥失眠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周围人发现他经常独自发呆,若有所思,上课心不在焉,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卧室乱七八糟,身上邋邋遢遢。回家后房门也不出,和同学老师的关系更加疏远。偶尔还喃喃自语,无故发笑……在老师的指点下,母亲将小祥带到医院检查,确认小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小祥的母亲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反复问:小祥为什么会患这种病?医生解释道:从小祥的病史,我们不难看出,小祥的病和他的不良性格有关。这种性格多表现为孤僻、内向、怕羞、缺乏情感,不善交际,遇事胆层、退缩、犹豫不决、生性怕羞、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和勇气,有部分人还会有敏感、多疑、好幻想等。这类性格临床上称之谓“分裂性人格”或“弱性人格”,而家庭中多认为这种孩子“乖”、“听话”。具有“分裂性人格”的青少年,较其他性格的人更易发生“精神分裂症”。据国内外专家调查统计,在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中,约60%—70%的人病前性格均为“分裂性人格”。这种性格的形成,除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外,后天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因此,“乖孩子”未必心理健康,凡具有“分裂性人格”的人(尤其青少年),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请心理医生帮助指导,及早加以调整和重塑,防患于未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精神医学”方兴未艾
下一篇:永州惨案警世人——谈青少年危机干预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