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成长与周围环境有关,而且是可以塑造的,可由人去不断完善、修正。孩子自幼一个人无兄弟姐妹,是家庭中的中心人物,是周围人关注的对象,他们的要求可以轻易地得到满足,甚至为了孩子,大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些环境易构成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对于独生子女要尽可能叫他们感到不能想要什么,想要做什么,就可以随便得到或办到,令孩子随心所欲是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孩子哭闹一般是提出要求或执意的反抗,此时不一定要理睬他们,父母和周围人的态度往往比语言更为重要,一旦孩子的无理要求从一贯得到满足变成得不到满足时,孩子的爱会变成恨,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是非分明,奖惩一致,发现进步及时鼓励表扬,遇到过错应毫不犹豫地指出。对原来就比较“犟”的孩子,就需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不能对着性子来,使孩子产生负性情绪,以至孩子越大,越难以教育和纠正。 消除独生子女的优越感也很重要。孩子的成长需要母爱,也需要父爱,不能任意打骂,要叫孩子懂得他们在家中的地位,叫他们明白,他们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建立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有意安排他们与儿童伙伴一块玩,学会和懂得谦让、照顾、关心别人,给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从中分辨真、善、伪。 另外,孩子有强烈的模仿性,会效仿大人的行为,因此父母和周围的人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随时用自身美好的心灵、行为、道德影响孩子。 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