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报考的人多,录取的人数有限,必然会有大批考生落榜。一旦落榜,便有一些考生不能正确对待,产生种种消极情绪: 一是失落感。因高考失利,从而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困惑,有一种希望渺茫、不知路在何方的感觉。 二是自卑感。把考场失利看得很重,严重损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妄自菲薄的心理。 三是负疚感。觉得对不起节衣缩食供自己读书的父母,有一种负罪的心理。 四是悔恨感。悔恨自己平时不用功,白白浪费了美好的时光;悔恨自己粗心大意,做错题等;特别是看到一些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考上了,其懊悔情绪更大。 如此等等,这些情绪,轻者影响健康,重者酿成悲剧。要消除这些不良情绪,首先是家长、老师和周围的亲朋好友要积极对考生进行心理疏导。当得知落榜的消息后,要关心、体贴和安慰考生,安定他们的情绪,生活上要更加关心他们。千万不可责骂、埋怨批评,或者另眼相看,损伤子女的自尊心,增加其精神负担。 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考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一要学会自我安慰。当落榜已成为现实时,要勇于正视现实,从幻想和悔恨中走出来,进行自我安慰。 二要学会宣泄。落榜以后,考生如果感到心情压抑,可以找家里人或亲朋好友把伤脑筋的事,向他们发泄一通,把心里的压抑和不满释放出来,以减轻思想负担,达到心理平衡。 三要学会分散注意力。不要对挫折耿耿于怀。这时最好找一件你最喜爱的事情去做。约几位要好的同学、知己或亲人到郊外、公园、名胜古迹去尽情地游玩,在你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时,你会忘记忧愁。 四要善于培养知觉的全面性,学会全面地看待事物,评价自己。不仅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而且也要看到光明的一面。高考落榜了,不一定是坏事。也许有更好的机遇在等着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一个光辉的转折点。 王剑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