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烦恼人人都会遇到,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到心理平衡。具有“小事烦死了、大事办不了”性格的人,容易焦虑、烦恼。 焦虑本是正常的心情反应,一旦反应过分,会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情绪改变。最轻的是担忧:有的学生不大习惯在大庭广众中讲话,有的学生一到考试就紧张,为此而担忧自己能不能考取某重点学校……重的是害怕:有的学生害怕在小组会上发言,为此而心跳、发抖,甚至回避。最重的表现是惊恐:非常的恐惧,瞳孔扩大、脸色发白、出汗,严重的还会昏厥。高考时,有的学生因紧张把3看成8而做错考题;有的学生当试卷发到桌上,眼前一片漆黑,这是“紧张性黑蒙”;有的学生遇到难题而昏厥倒地,称为“考场性昏厥”。这些都是焦虑造成的后果。2.运动上的表现。轻的是小动作增多:有的学生发言时频频卷自己衣服的下边,或抓头弄耳或咬铅笔,甚至手摆脚抖,或四肢肌肉在跳动。重的是不能静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甚至会出现激越症状,拉头发,头撞墙。3.植物神经系统(注:管我们心跳、内脏的蠕动等的神经为植物神经):与肾上腺素能系统相关。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严重的有窒息感;胃部不适、腹痛或腹泻,便泌或尿频;出汗、脸色潮红或发白;竖毛肌收缩(鸡皮疙瘩)。由于肾上腺素是兴奋能神经介质,会导致失眠。 期待性焦虑是在特定环境下焦虑。一个人面对即将发生、与切身密切相关、前途未卜的生活事件,易产生“期待性焦虑”。“分离性焦虑”是指一个人为他所熟悉的环境、心爱的人与其分离时所产生的焦虑反应。如考取大学后上学二个月左右特别想家而焦虑不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当一个人的自我完整性受到破坏(如截肢)或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焦虑反应称为“阉割性焦虑”。焦虑烦恼还会削弱我们的内分泌功能及免疫机能,导致自身抵抗能力的下降,为此易罹患躯体与身心疾病。有一位教授,出国前未查出高血压,到国外由于研修任务重,外语未能完全过关,环境亦适应不了,十分焦虑烦恼,无法胜任工作,要求回国,而单位鼓励他务必坚持,结果该副教授更加睡不好、吃不下,最后患高血压性忧郁自杀身亡。由此可见教育方式与心理卫生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四) 林其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