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减轻幼童的嫉妒心理

发布时间:2016-05-03

妈妈抱着甜甜来到心理诊室,已经三岁半的甜甜始终赖在妈妈的怀里不肯下地。医生说:“甜甜,妈妈累了,下来去玩会儿玩具熊。”她反而将妈妈抓得更紧了。妈妈来就诊的原因是甜甜在家非常自私,根本容不得弟弟的存在,妈妈抱抱一岁的弟弟,她就哭闹,摔东西,搞破坏,除非妈妈赶紧过来哄她,长时间安抚她,才能有短时间的相安无事。甜甜和其他的孩子也玩不到一块儿,经常是玩一会儿就打了起来。母亲为此十分苦恼。 经过相关的检查,医生确诊甜甜已出现了因过度关注而造成的行为问题。一般来说,那些性格倔强、敏感的孩子嫉妒心理就会强一些。如果他们对爱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演变成强烈的嫉妒心,继而产生反抗,或者是暗地里使劲,使“坏心眼儿”,或者动不动就生气、撒野、发泄积愤。父母对甜甜的过分疼爱则为其嫉妒心理滋长提供了温床。这种不健康的情绪如果任其发展成了习惯性的行为,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性格特征,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种不良的性格特征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行为矫治,让其学会爱与宽容,否则嫉妒将成为其进步发展或人际交往中消极的、有害的障碍。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甜甜终于可以主动向小朋友介绍自己,并将手里的玩具分给小朋友,但交往能力还是比较差,想得到的东西必须得到。据妈妈反映,她在幼儿园上课能自始至终地听讲,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别的小朋友打她她也可以原谅小朋友了。 目前以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在最初接触社会时一般都会产生嫉妒心理。对待这样的孩子,应当在保持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教会孩子恰当地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经常留意孩子的行为,充分听取孩子的要求和辩解,肯定孩子说得对和做得对的地方,指出孩子的长处,要尽量创造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鼓励他参与活动,结交朋友。当孩子心中充满爱的时候,他们也就能平和地接纳别人了。 王震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培养子女良好心理素质
下一篇:服药后怎样预防发胖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