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发布时间:2016-05-03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等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此时内心常常失去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的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排解心理障碍。目前,我们找心理医生看病还不能像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因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病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首先是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科学知识,注意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次是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任的相应措施。第三是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第四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注意维护大脑的健康,避免超负荷用脑,要养成“事前周密思考,事后不去后悔”的习惯。第五要善于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让焦虑、忧愁、敌意或挫折感长时间存在,要善于纠正自己的非理性或不合理的观念,不断调节自己的欲望和抱负,使其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第六要善于独处,养成自我称赞与鼓励的习惯。 王震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别让孩子患“心理性短小症”
下一篇:智力型活动可防老年痴呆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