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冲突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状态,几乎谁也不能避免。概而言之,心理冲突是当事人无法调和的两种情欲和行动倾向的对立,是态度或价值的冲突。如某人出于好心想给领导提意见,可是又怕得罪领导,这就是一种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的研究是和心理治疗的近代尤其是现代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精神病学研究限于病态的和可以理解的心理冲突,它必须符合以下四条标准:(1)大脑没有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2)当事人感到很痛苦,不能自拔。(3)妨碍了人际关系,或者使工作学习的效率下降。(4)持续时间长,因为心理冲突可以是建设性的甚至是创造性的。 病态心理冲突的心理治疗有两块基础,其一是我们正常人都不能免于心理冲突(这使病态心理冲突成为可以理解的);其二是心理冲突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转化。病态心理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人格障碍的心理冲突,神经症性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两种形式。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1.它与重要的现实生活事件和处境直接相联系,外行人和局外人完全可以理解;2.它具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和道德含义。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1.它涉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琐事,一般人不会为此而苦恼,因此,外行人和局外人感到不可理解,认为病人“神经有毛病”或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了;2.它本身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心理冲突的常形是正常人所不能避免的,而常形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转化成变形的,这里就不细说了。人格障碍者的心理冲突大多是常形,只是过于弥散,且多涉及日常琐碎。神经症性心理冲突之典型表现是变形,如恐怖症、强迫症等,但这两者有重迭。 临床见到的心理冲突有以下常见的表现:(1)感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同时又觉得非控制住不可。这是最一般的形式。(2)感到持续的心情紧张或焦虑而无法使自己松弛。(3)经常后悔,却悔而不改。(4)对未来缺乏信心,却绝不甘心。(5)模糊而强烈的委屈感。(6)对同一个人既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又有不满和抱怨心理。(7)完美主义伴随的自我苛求和自我挫败。(8)自卑与自大的冲突。(9)性的心理冲突。(10)所谓恶性循环。神经症性恶性循环的特点是事与愿违;愿望愈强烈,结果愈糟。(11)自己实现的预言。预言考试将失败,一到考场便紧张害怕,结果考不出实际水平,甚至丢三落四,发生了许多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预言实现了。(12)神经症性行为:行为使痛苦减轻,或者使面临的问题得到暂时的和表面的解决,却给进一步和彻底解决问题造成更大的困难。发泄、迁怒、回避、仪式化动作等都是神经症性行为。迷信药物,追求持效治疗,也是神经症性行为。 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