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网络游戏成瘾症

发布时间:2016-05-03

伍医生: 我的孩子正在读高一,他从初三起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经常背着我们玩网络游戏到深夜,尤其是到了假期更是不分昼夜地沉迷在网络中。我曾经将电脑锁了起来,他就偷偷溜到网吧里。由于长期沉迷网络游戏,原本成绩优秀的他学业一落千丈,最后中考成绩也很差,只去了一所普通中学。和他谈道理,他也知道游戏不能再玩了;但玩网络游戏真的有点像吸毒,明知道害处很大,却无法抗拒它的强烈诱惑。他现在不仅成绩直线滑落,甚至连脾气也变得孤僻偏激。经常一放学回家就躲进房间里开电脑玩游戏,不和家人说话,甚至连饭也不吃。他母亲下岗,专心在家看着儿子,结果还是无补于事。不知道伍医生有什么办法? 韩某 韩某: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7月22日发布的第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内地的网民数已达4580万人,比一年前增加了72.8%。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因沉溺网络不能自拔而产生的上瘾问题,已成为心理学者跟踪研究的新课题。学者指出:这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被称为“网络上瘾综合症”。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患者无法摆脱时刻想上网的念头。目前在上网人群中,发病率愈来愈高,未成年人患病比例最高。有关专家对网络成瘾病人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这些人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而后可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空虚失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紧张性头疼等,产生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学业、责任感淡薄、易于焦虑、浮躁和受挫等危害。 造成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主要是因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以及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因素造成的。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教育的需要,以及目前社会上电子游戏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是重要原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专家们提出,对待网络成瘾,除了自我调适、心理咨询的介入,也应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来治愈它。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就已成立了这样的心理咨询网站。通过借鉴多种方法,可以在网络中利用聊天室的功能开展团体咨询,还可参照心理咨询的原理,让部分治愈者成为志愿者,互相促进,帮助解决。 伍医生 咨询热线:7207247 每逢周二、周四下午2:00—4:30,心理医生与您网上有约,网址:www.wtsyy.com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学习困难儿童的评估与诊断
下一篇:幸福家庭的秘密(2)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