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电影是伴随着人们对心理的逐渐认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回顾心理电影的发展历程,便如同回顾精神疾病的治疗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一样,是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出科学的进步、道德的提升,也一定会感叹人类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曾付出过多么巨大的代价。 中世纪以前,人们把精神病看成是恶魔或咒语的结果。治疗上自然是采用能够有效地驱除魔鬼或解除咒语的手段。全部落的人围聚在篝火旁,由德高望重的首长或法力高深的巫师主持驱魔会,男女老幼随着鼓点狂歌劲舞,还会把清水、树汁、动物血洒在病人身上。中世纪在欧洲被称为“黑暗世纪”。我们可以在描写中世纪的电影中看到许多精神病人受到如鞭打、滚油烧身、长钉穿舌之类的酷刑折磨。 随着近代物理学、化学的发展,电、磁及新的化合物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精神疾病是一种疾病。1798年,在巴黎比塞特医院工作的法国精神病学家彼奈尔首次废除了对精神病人镣铐加身的管理制度,推广精神疾病的概念,成为现代精神病学诞生的标志。但是这种认识也是肤浅的,人们无法去治疗精神疾病。换句话说,精神疾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此时有声电影问世不久,精神病人只是电影中的悲剧人物,也许人们认为患不治之症比死亡更残酷;或是喜剧电影中的笑料,是对精神病人反常举止的嘲笑。① 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