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列子 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至人者,圣人也;意指圣人无妄念,所以不会做梦。根据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古时中西对梦的看法,存在很多误解。无分好人坏人,无分圣贤愚鲁,人人都会做梦,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 古人认为梦由神派送以便指导人类行动。人们在关注和研究梦的特点和过程中,经常自觉和不自觉地把梦与现实联系起来,认为梦的内容是与现实相对应的,它经常预示着一个人的荣辱毁誉,仕晋升迁,荣华富贵和旦夕祸福,以至于时至今日当有人“梦见大海波涛”时仍欣欣然坐等财运的到来。因为《周公解梦》上说,梦见大海波涛,定得财运。当“梦见看歌舞”时则戚戚然坐卧不安不可终日,惟恐某日会大祸临头。亦因为《周公解梦》中有记载,梦见看歌舞,定有不吉。但把梦中的事物牵强附会地与一些具体的梦境画上等号,缺乏科学性。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认识到梦的内容与白天的生活有关,古时便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说法。人们还意识到梦与人的情感活动有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梦是一种感情的产物;亚里斯多德认为,梦是一种持续到睡眠状态中的思想;近代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说,梦是白天失却的快乐与美感的补偿,不如愿的梦是忧虑的结果;巴甫洛夫研究认为,梦是人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凑合在一起的结果。② 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