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了残忍杀害四名同班同学的疑犯。老师、同学想不通,家属、亲友也想不通: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这种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吗? 对于这一案件,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临床心理科叶青主治医师分析认为,嫌疑人的心理可能有一定的问题,极可能是遭受了巨大的压力所致。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引发他们心理失调的原因,重则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追究深层次原因,可以追溯到这些学生在小时候接受的应试教育和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它给人造成的压抑感、孤独感可以长期存在,学生一旦忍不住,这种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叶青医生告诉记者,从扬州五台山医院多年来对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试结果看,目前学生整体心理状况还是比较稳定的。但要对那些心理测试结果不良的学生进行重点心理关注,因为这些同学有可能在情绪的稳定性、紧张度、兴奋性等几个方面出现危机,常见的有偏执、强迫、多疑、焦虑、冷漠、狂妄等,而分析原因可以梳理出若干条,如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心理落差、精神疾患等等。如定期进行心理疏导等,能够缓解这些危机。五台山医院也曾经在多所学校开过讲座,遭遇最多的是学业问题,也有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的问题。医院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来跟踪学生的心理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叶医生提醒广大大学生,一旦心中出现郁闷、焦虑等症状要及时倾诉,主动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专科医院倾听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要憋在自己心中,自己钻牛角尖。同时,一些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可以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际圈子,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事实上,不少大学生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机或疾病,不会主动向心理咨询中心或是专家寻求解决方法。如一些学生经常说“郁闷”、“空虚”或 “孤寂”、“无奈”等,这就有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初期症状,而失恋、嘲讽等在平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为导致他们情绪崩溃的导火索。所以大学生应该更主动一些,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动态,主动向专家说出自己的所想。心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