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处于6岁—12岁的学龄儿童接触的人增多,环境更复杂,加之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在这些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完成他们的性角色,将出现多种不同的性心理问题。 学龄儿童常见的是对性的恐惧心理。孩子在幼儿时期与小伙伴“过家家”等带有性别色彩的性游戏会延续到学龄期,还有在这个时期发生的手淫,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观看或触摸异性的身体等等,这些是家长、老师及社会所不允许的。孩子们这些毫无性意识的活动,会遭到家长、老师的制止、训斥、惩罚,会被人们认为是“坏孩子”、“小流氓”、“不长进”等等,从而导致孩子极度的性心理紧张和对性的恐惧心理。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社会交往增多,与同学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可能出现异性交往障碍。男女同学之间划清男与女界限的现象普遍存在。男女同桌时在课桌上划上“三八线”等等。如何帮助孩子们建立正常的异性间关系,是家长、老师重要的责任。 与此同时,性别认同的困难在男孩中较多见。在学龄前的男孩刚刚转向父亲认同之时,又进入几乎全是女教师的小学环境。女教师大多喜欢文静听话的学生,常以女生为男生学习的榜样,此时男生已不愿再与女生认同,并试图摆脱与女生的认同。因此可能出现逆反心理,甚至逃学,以至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发展。 除此之外,在学校中男孩欺负女孩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以至形成男生较霸道、女生较胆小的心理。如何教育儿童尊重异性,帮助同学,保护弱者,也是家长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茹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