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绩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若儿童学习成绩落后,老师就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测查智力,寻找学习困难的原因。 如果智力测试IQ正常,说明他们相对落后的学习成绩与智力因素关系不大,要着重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家长和老师需积极配合。 如果IQ低于正常,处于边缘状态,说明这些学生没有智力因素的优势,反应慢。如没有明显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应在反复训练上下工夫,笨鸟先飞。 如果IQ低下,此与智力因素关系密切,若再加上非智力因素存在,学习就有较大困难。智力低下的学生不仅反应慢,记忆力、简单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偏弱,思考困难,在数学的应用题及语文的作文方面学习相当困难。 当智力明显低下时,在普通小学无法学习,应就读培智学校。 固然,智力低下者,学习上有困难。而非智力因素如对学校环境适应不良;年龄小,学生角色转换慢;性格内向,孤僻;好动,上课、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自身懒散,家庭溺爱,怕学习,做事拖拉;怕老师批评、易紧张等也会影响学习效果,同样表现为学习成绩落后。 因此,当孩子学习成绩落后,既要测查智力,同时也要寻找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些刚入学的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角色转换慢,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的要求,须老师和家长多加引导。同样是6周岁,6周岁1个月与6周岁12个月,能力上有差别,故需家长关心,协助年龄偏小的孩子,必要时可缓一年上学。有些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让孩子多做感兴趣的事。不良的家庭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的发挥,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家长文化素质低,相对较难理解儿童的求知欲和社会发展对知识的需求,而自身知识的缺乏常不能对孩子进行具体的辅导,只能简单催促。因此在儿童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影响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潜力的发挥。不良的教育方式易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儿童因成绩差,常受到父母的打骂和拒绝。父母双方教育态度不一致,或同一家长教育前后有矛盾,引起儿童情绪紧张、焦虑,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等。诸多因素破坏了这些儿童学习潜力的发挥,促发或加剧了学习困难,因此改善家庭环境,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提高父母素质对预防和减少学习困难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不一定就是智力缺损。智力不等于学习成绩,学习成绩落后,可能是智力缺损引起,也存在非智力因素影响,或者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对此要多加分析,找出原因,有的放矢。多帮助、多引导、多训练,切不可歧视或体罚孩子。 庄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