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校录取新生的时候,因为有太多家庭和学生的关心,这个月份跟往年一样有着较多的话题。然而,人们不会忘记,每年这个月份总会几多欢喜,几多忧愁,还会出现点意外,细细想起来,着实值得我们深思。 2003年7月,辽宁省本溪市一名学生因觉得高考成绩不理想,意在卧室内用一根绳子上吊自缢死亡。是什么原因让这名学生这么悲观,甚至选择了死亡?解释这个问题,应该更多地了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 青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速期,其心理发展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积极面明显突出,但却伴随着消极面。由于生理、心理上都处于发育高峰,青年人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无所顾忌,勇往直前,这种积极的冲动超出一定限度也可能走向反面,成为消极因素;青年人主动热情,勇于创新,他们对新事物特别敏感,厌恶因循守旧,勇于探索,但有时也会容易脱离实际产生片面性结论;他们对生活充满着美好憧憬,类似成人的需要大量涌现,但由于没有考虑具体情况,每当遇到障碍难以实现时,就会对现实不满,任凭冲动而蛮干,一旦受挫又悲观失望;他们情绪强烈,情感丰富,总认为凡是需要总是合理的,如不能满足则引起强烈不满。总之,青年人富有理想,向往真理,积极向上,但也往往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性,容易在客观事实与想像不符合时遭受挫折打击,以致消极颓废甚至萎糜不振,强烈的自尊会转化为自卑、自弃。 二是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矛盾。①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他们向往与父母、师长及社会交往,喜欢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心人,但由于成人对他们训诫多于鼓励,批评多于同情,故加重他们的孤独感;②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青年人自认为已经成人,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想摆脱家长的管束,并往往自以为是,而另一方面生活阅历浅,当处于陌生或复杂的情境时,心中无数,经济上还得靠父母供给,想摆脱对父母、社会的依赖并非易事;③求知欲强而识别能力低的矛盾:有时会瑕瑜不分,甚至吸取了有害的糟粕。此外还有情绪与理智的矛盾以及幻想和现实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存在于青年人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善于和青年人交知心朋友,循循善诱,平等友好地给予指导,对养成健康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施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