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儿童体验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道德风貌,同时,也就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跟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密切联系的,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游戏是促使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游戏不但是适合学前儿童特点的活动形式,而且是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在正确组织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首先,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而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其次,儿童在游戏中,要遵守游戏规则,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因此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个性品质也在游戏中获得发展。举例来说,儿童在做“医院”的游戏时,不仅满足于一些医疗器具如听诊器、注射器、镊子等等的运用,而且会体会到“医生”对“病人”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研究表明:社会游戏与角色游戏之间密切相关,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游戏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密切相关。不管什么年龄、性别、智商的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游戏的,比其他幼儿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技能更强。 必须指出: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决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跟父母特别是教师的正确组织和指导分不开的。父母一方面要关心、组织、指导儿童的游戏;同时,也不要包办代替,更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游戏。教师更应该根据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有计划地把游戏作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周朝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