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2016-05-03

伍医生: 扬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已经成立了,我们学校里有不少学生和老师谈了自己心理上的困惑,总结起来主要是学习知识与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同学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行为上也有许多偏差,可是做他们的心理工作很困难,互相之间难以沟通,不知道如何才能帮助他们?姜某某 姜老师: 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心理咨询师都非常重视与求助者之间的沟通,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后,才能对求助者有所帮助。下面提供几点工作体会以供参考: l.听比说重要。专心地、耐心地听对方讲话,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没有真正的倾听就不会取得他人的信任,别人就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和内心感受告诉我们。倾听本身就表示我们对求助者的理解和尊重。如果能专心地、耐心地听对方讲话,就等于给他一个良性的刺激,引起他说话的兴趣,加强说话的动力,以后求助者就很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 2.肯定。不论求助者有什么感受,只要这种感受对他而言是真实的,我们就必须加以肯定。例如一个情绪焦虑与抑郁的学生感到心慌胸闷,头昏要跌倒,自认为有心脏病。那么我们就会首先肯定他的这种感受是真实的,然后再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而不是心脏病。切忌张口就说:“胡说八道”、“小小年纪哪来的心脏病”等等。这样就妨碍了与他们进一步沟通。 3.非评判性态度。在与学生朋友谈话时,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对方所谈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不随便贴上标签。非评判性态度是使对方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对方无所顾及,从而把内心世界展现在你面前。经常犯的错误是:“你的做法是荒唐的”,“这件事不符合原则”等等,这种评判性的结论,会使谈话气氛立刻改变。 4.善于提问。一般地讲,提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放式的,另一种是封闭式的。封闭式的提问就是只允许回答“是”还是“不是”,两个答案选其一,很像法庭的法官对被告的询问。封闭式提问容易使对方限于被动,让人感到是在受审讯。开放式的提问就是允许其自由地发表意见,可以由对方自己决定说什么不说什么,什么事情说得详细,什么事情说得简单一点,可以自己选择谈话的重点。 伍医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过分的溺爱葬送了一青春少年
下一篇:癫痫患者家庭护理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