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高考、中考前夕,很多家长纷纷来电或前来咨询,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其中主要提出如何对待考试焦虑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考试焦虑呢?考试焦虑是一种特殊情境的焦虑,多表现为在考试前后和考试过程中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情绪紧张、担心、恐惧而无法自控,思想难以集中……要处理好考试焦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 ⑴调整家长对青少年考试焦虑的认识及对成绩、对孩子的认识 家长的传统观念、过高的期望值均是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让家长理解,孩子意识到父母在为自己而焦虑时会更焦虑,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因此家长要学会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让孩子独立处理自己的困难,让孩子感到父母相信他能面对问题、处理困难。家长只须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替代和杞人忧天。 ⑵调整学生对焦虑的认识和态度 考试焦虑是学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人类的情绪有它的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其发生、发展、高潮、下降及结束。只要我们理解并接受焦虑存在的客观性,不陷入恶性循环,将注意力指向外界,做我们想做、该做之事,焦虑将逐渐消退下去。也就是说越想控制焦虑、则焦虑越重。而对症状持无所谓的态度则症状反而会消除,不想治疗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适度的焦虑紧张对考试有积极的作用,它可最大程度地调动潜能。 ⑶帮助青少年学生接受现状,纠正完美主义 接受现状是建立在客观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期望要适当、实事求是,能够客观地分析优势和潜能,增加信心,消除紧张焦虑。不切实际的目标势必以失败告终。 ⑷多注重学习过程,少注意学习结果 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主观意志不能控制的,它与你的智力、客观心理素质、考试时的心理生理状况、老师出题的偏好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是你主观负不了责的。你只要做到不过于贪玩,注意平时的学习技巧及心理生理规律,不打疲劳战,劳逸结合,在生理及心理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投入学习时间,那么至于考试成绩如何则要听天由命了,也就是要多注意过程,少注意结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卜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