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怖症是恐怖症的一种类型。是儿童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害怕、继而躲避的心理,不愿再继续上学。一般来说,6岁、11岁和14~15岁是此病的高峰年龄段。据调查,青少年儿童中此病的发病率为12.97%。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儿童,其性格一般具有老实、顺从、自卑、意志薄弱、感情脆弱、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过份依赖父母等特点,多为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或独生子女。此外,家长如过分重视孩子轻微的躯体疾病,亦有可能诱发此病。 根据研究,一般认为,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儿童具有以下四个心理特征:1.焦虑不安。即由未知或预感的事件所引起的过敏性紧张、惶恐和畏惧。这种焦虑一般通过不愿离开父母或家庭而反应出来。其表现方式可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生理反应,如,头痛、腹疼、恶心等。2.支配欲。具有这类心理特征的儿童往往对父母,甚至所有的家庭成员,经常任意指使或支配,唯我独尊。他们通常都很任性、急躁、固执和缺乏自制力。3.依赖性。具有这类心理特征的儿童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以寻求生理和心理的支持和保护。而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易造成彼此的焦虑、罪恶感和敌意,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相互敌对的依赖关系”。当父母和子女面临分离时,由于母亲的过分溺爱和保护养成了儿童的依赖性,对母亲的依赖与敌意束缚了儿童的自我发展,因而他们想方设法将这种矛盾引起的焦虑投射到老师或学校,以各种借口呆在家里而逃避学校。故而,我们认为,“学校恐怖症”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未解决的依赖关系在儿童身上的体现。4.自我意识模糊。“学校恐怖症”患者往往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没有安全感,对他人评价非常敏感,害怕被人瞧不起。当学习上遇到压力或在学校内人际关系紧张时,他们宁肯躲避在家,与父母相处,把家庭、父母作为避风港,以保护其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