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因网络成瘾导致网络成瘾者产生精神紊乱,如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严重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由此对家人的伤害及对社会的危害也屡见媒体报道。为了避免网络成瘾带来的诸多危害,我认为重在早期干预。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一是青少年自身方面 。首先,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目标,以健全的心态进入网络,明确上网目的,是上网娱乐,还是为了学习、工作。尽量控制上网时间。其次,青少年应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抵制网上不良诱惑的心理免疫力,抵制黄色网站的不良诱惑。再次,青少年应认识到上网不能代替人际交往,应提高现实交流、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及社会活动,每天应抽出2~3小时与家人、朋友进行现实交流。闲暇时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娱乐或外出郊游,时刻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二是家长方面。首先,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聊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其次,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家长应设法引导青少年的求知方向,鼓励其多参加社会活动。再次,家长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生理现象和性困惑,切不可因觉得不便谈而敷衍了事。应对其进行一些性知识的讲解,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最后,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搭配。如富含维生素A、胡罗卜素、维生素B2的食物,如蛋黄、牛奶、羊乳、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玉米、豆芽、瘦肉等,这些食物有益于补充在操作电脑时易消耗的营养物质,可防角膜干燥退化等疾病。三是学校方面。应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加强其自控力。学校应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长期主办各种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有益的夏令营等。四是社会方面。应禁止在中小学附近开办营业性电子游戏场、网吧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对违反规定的应给予相应处罚。 张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