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方式一般分为门诊咨询、院内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此外,还有电话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等。 1.门诊咨询:在综合医院、精神病院、精神病防治所、综合性诊疗所等,建立定期的心理咨询门诊,由有经验的医生在咨询室回答各种各样的来访者的问题。由于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应该允许有一部分来访者是匿名的。匿名和对来访者的深入、全面地了解是不矛盾的。这恰恰是为了保证来访者能真实地谈出他的问题。对于匿名来访者的记录,可采取编号的方法。为了科学研究上的需要,应记录每一个来访者(包括匿名来访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情况。至于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都不是必须记录项目。 2. 院内咨询:内、外科或其他科病人出现心理问题如拒绝治疗、伴发抑郁或焦虑,乃至发生脑器质性综合征时,可以提请院内医学心理咨询。也可在综合性医院内建立由医院心理咨询医师、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工作者和其他医师组成的“联络咨询组”,一起研究处理病人的心理问题。 4.信件咨询与专栏咨询:在报纸、期刊上开设专栏,对要求咨询的来信选择有典型意义、适合刊登的心理问题加以答复,这对于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有积极作用。有些来信也可给予个别答复。 5. 电话咨询:这种形式有利咨询求助者匿名求助,不必露面,给求助者以方便和安全感。近年发展起的心理危机干预电话。主要目的是防止自杀、消除极度紧张、极度抑郁、极度恐惧、极度孤独等心理危机。处于严重绝望以至企图自杀的绝望者可拨这个电话求助。接电话的心理医生或社会工作者,将给求助者以劝慰,必要时约到诊所咨询,以帮其度过危机。这种措施是很有效的,心理危机者拿起电话求助,就迈出了脱离危险的第一步。 6. 网络心理咨询:是指以网络为媒介,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以恰当的方式解决其心理问题的过程。就目前而言,网络咨询的服务方式主要包括电子邮件(E-mail)、电子布告(BBS)、个别或团体网上即时文字交谈三种。 周朝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