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走进心理咨询(十二)心理咨询需要做哪些准备?

发布时间:2016-05-03

现在,心理咨询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了。当人们出现心理问题、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时,便会想到"去看心理咨询门诊"。可心理咨询的效果却不尽相同,有的人效果显著,有的人则不太理想。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心理咨询效果呢? 一、咨客本人要有心理咨询的愿望。心理咨询是以语言沟通为基础,这种沟通是建立在咨询者对医生的信任和自愿的基础上。若来访者没有沟通的愿望或是被亲朋好友带领至此,是不会情愿地谈及真实的自我,咨询效果会受到影响。 二、咨询者不必担心谈话的内容外露。心理医生工作的原则之一是为咨客保密,有些咨客因有这种担心,咨询时往往隐去某些问题,不利于医生做出诊断和提供帮助。还有些心理问题或疾患需要有关人员同步参与咨询,如孩子的问题父母参与,婚姻问题夫妻参与。 三、咨询者最好有自助意识。心理治疗则需医患双方配合和努力,在治疗中病人的地位越是突出,效果也就越明显。例如口吃、强迫症等,医生只是指出矫治的方法,"路"还得病人自己去"走"。有些心理问题由来已久,有的已形成潜意识的心理变异。要消除这种状态,就要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例如强迫症、恐怖症患者在做系统脱敏行为矫正时,每取得一些点滴进步,都要经历一次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此时意志和毅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前去咨询者要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准备。 四、咨询者勿急于追求效果,欲速则不达。许多心理问题病不是通过几次心理治疗就能解决问题的,有时经过治疗后会有明显好转,但不等于彻底解决问题。所以,在进行心理咨询前要有适当的心理准备。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咨客出现障碍的原因是因性格偏内向、口吃、怕别人讥笑、拒绝与人交往引起,咨询时首先要打破这一循环链,使咨客改变自身对口吃的认识,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技巧。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就能达到的。 五、理解咨询的时间限定。咨询一次约60分钟,若时间长、内容多,不便于咨询者清晰地理解接受主要问题的核心部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通过医患间的语言交流、传达信息进行的。心理问题需要宣泄、转移、疏导等心理治疗,医生与病人的谈话,看似平淡无奇,其实里面有心理机制在起作用。所以,要有"医患谈话是治疗"的心理准备。 周朝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准大学生们”你为大学生活做好准备了吗? 〔伍医生信箱〕
下一篇:莫名其妙的慢性顽固性疼痛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