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有关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但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痛苦、愤怒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恐惧则通过增加心输出量而使收缩压升高。人的个性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不稳定型个性的人长期紧张、压抑、忧虑,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易患高血压病。由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所以已被划入心身疾病范畴。 国外有学者对医学院的192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考试前30分钟,其中有51人的血压明显升高,23人收缩压一般升高20—40毫米水银柱,最高者可达60毫米水银柱。而在考试后30分钟,在51人中只有19人有轻度的血压升高,其他的人都恢复了正常。研究还发现,容易激动、好竞争、常觉时间不够而有压力感的人,过于耿直的人,胆小怕事的人患高血压的机会比较多。总之心理状态的好坏与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应该是心身两方面调整。支持性心理治疗与抗高血压药物等结合的综合疗法,才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面对和解决各类现实的心理冲突,防止心理问题积累。 2、以积极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纠正性格的缺陷。 4、建立有规律的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适度运动、减轻体重等。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5、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驱除不必要的压力源,避免过度劳心,少生气。以科学的方法正确疏导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适当地宣泄、转移紧张情绪,放松训练、打太极拳等。 6、对有抑郁、焦虑者,可给予适量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 7、培养兴趣爱好、听音乐、写字画画等都可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8、求助心理医生:以松弛疗法为主的生物反馈治疗,指导病人松弛,学会自己控制血压。 周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