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重视消除企业员工的心理病毒

发布时间:2016-05-03

风云变幻的市场使企业倍感竞争的残酷无情,在对抗竞争的策略和行动中,企业又毫不保留地将竞争传递给每个员工。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由自主地快了又快,空气中弥漫的竞争硝烟无时无刻不让人不感到压力的存在,如人际关系紧张、对个人业绩成长的忧虑、发展的困惑和对企业发展走向的担忧等等。这种心理压力分为两种,一种是超出个体适应能力极限的过度压力,多数与竞争因素相关;另一种是长期静止、单调乏味或感觉剥夺等引起的缺乏自我实现的匮乏压力,多数与静止和公平因素相关。无论是过度压力还是匮乏压力,都会造成员工心理紧张、痛苦压抑、悲观失望情绪、恐惧担忧、丧失信心等心理病毒,由此导致的效率下降、士气低落、事故增加、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现。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并妥善地处理和协调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关系,进而表现出为社会所欢迎的行为和最大限度的精神上的快乐和振奋。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对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作出积极、正面的反应,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他们工作热情,行动快速、有朝气、主动与人沟通、专心倾听、反应灵敏,而且相当融入他们自己的工作。为了工作,他们愿意提早上班迟一点下班,从无怨言。放假的时候,脑子里还常想着该如何改善,把工作做得更好。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忧郁不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失去工作热情、工作情绪低下,进而使工作效率、工作满意度、服务质量降低。 在国外一些大企业中,管理的心理学化已普遍实施。在日本,一些企业特意设置了咖啡屋、放松室、发泄室,还有工作中的背景音乐等,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和工作压力,欧美一些企业在选拔、招聘和人员配置时采用心理学方法对候选人已具备的能力、发展潜力进行全面了解,为了保持和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度,要求员工定期接受心理咨询,运用各种心理疗法对员工的不良行为和情绪进行改善等,许多企业已将这些做法制度化。这些做法虽然看似成本较高,但从长远来看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因此,接受心理咨询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实际上,当面对工作压力时,进行心理调整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正视的问题。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将劳动力转化成高生产率,低缺勤率,低优秀员工流动率,也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和保险费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整个社会也有益。 顾小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孩子脾气大并不是天生的
下一篇:自我暗示疗法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