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解读扑朔迷离的“僵尸娃”事件

发布时间:2016-05-03

日前,央视十套科学教育频道播出了重庆市开县白桥乡“僵尸娃”舒晓(化名)的事件。讲了一个八岁的小男孩被僵尸附体,变成了吸血鬼的神秘事件。事情是这样的,舒晓的第一次发病是在去年10月8日早晨,在白桥小学上四年级的舒晓突然昏倒在上学途中,但没过多久,他就醒了过来。家长知道后见儿子没有大事,也没太在意。10月11日上午,舒晓在上学途中再次昏倒,孩子的身体开始出现抽搐,同时双目紧闭,四肢开始乱动,3分钟后才苏醒。父亲就将儿子送到开县一家医院检查。医院说舒晓没有问题。而就此之后,孩子的病便隔三差五地发作,每次发病时先昏倒,尔后便做一些古怪动作,常常两只手时而有力地伸直,五指并拢伸开手掌,时而伸出两根指头有力地比划。发病时,孩子脸上的表情异常愤怒,牙用力龇开,并发出低吼声。昏迷的时间没有了规律,最长的时间达到4小时,最短则几分钟。舒晓父亲介绍,在孩子第三次发病时,他们曾想到,孩子是否中邪了?在无奈之下,孩子的家人想到了用迷信的方法来治疗他的怪病,于是便把狗血涂在孩子的额头上“辟邪”。谁曾想到,在闻到自己额头上的血味后,舒晓脸上马上有了兴奋的表情,接着他把额头上的血抹了下来,并伸出舌头贪婪地吮吸。 世界上难道真有僵尸存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舒晓并非是被僵尸附体,而是生了病,即癔症性精神障碍。这往往与文化低、迷信、社会环境有关。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癔症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多数起病于35岁前,发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无器质性基础的感觉或运动障碍,或意识状态改变。癔症患者多数有受暗示性的特点,常常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哭笑无常,具有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发病形式多种多样。癔症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可类似多种疾病的症状,几乎占据了医学临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症状表现。有人说“癔症的症状包括整个医学的内容”。法国夏克称本病患者为“伟大的模仿者”,也有人称患者是“不好的演员,各种角色都可扮演”、“调皮孩子,恶作剧 ”等,这都说明癔症的表现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轻轻(董晓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性心理治疗的临床应用(5)行为技术治疗阳痿
下一篇:神经康复系列专题(九)——脑损伤导致的半侧空间忽略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