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再到求学就业结婚生子,离不开供给他生命的父母!然而做为他们竭尽全力呵护、养育的心肝宝贝,对他们尽最大可能提供的一切,却常常不被孩子所理解、接受。 生存是一种智慧,不播种不会收获,只播种不适时除草、施肥不会有大收获;不明所以不当时间、不当品种施错肥,也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从心理学中罗杰斯创立的来询者中心疗法看:人都是有能力发现自己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人与人交往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孩子自醒自悟,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自我概念。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人心理失常。孩子在成长中获得肯定越多,自我冲突越少,人格发展越正常。亲子交往以真诚、尊重、理解为基本条件。沟通中应采取不指责、不评论、不干涉方法,鼓励孩子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在真诚、温暖、信任气氛中开放自我,家长一同理性感受孩子感受。 沟通的天条是:接收者准备好了,如果亲子教育中,亲子关系不畅通,就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爱的有无取决于被爱者,可是家长常常以自己特有的“唠叨、埋怨、指责、推理”等所谓的爱去对孩子施爱。孩子体验到的只是家长的一份消极情绪,及一连串的失误后果,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安慰、鼓励,更不要说如何走出困境的方法。 说到这里,聪明的家长一定知道该如何摆脱两难境地了。 王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