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伍医生信箱

发布时间:2016-05-03

伍大夫: 您好,我是一个再婚家庭的母亲,我带了一个十四岁的女孩,他带了一个十六岁的男孩。本来我以为只要我付出真心,我相信我们会很幸福。可是事实不是那样简单,我的丈夫的观点是:谁的孩子谁带,他怕他的孩子受委屈,人为的把他的孩子保护起来,吃喝拉撒睡都侍候到嘴边,不给我接近他的机会,而且孩子的亲妈离我们很近,孩子经常去,其实他的爱已经是完整的了,根本不需要我,我只是一个洗衣服做饭婆而已。我们过的很生疏,很不融洽,我觉得我的丈夫的想法是不对的,既然是一个家庭还要如此人为的分开,对我是不公平不信任的,我很苦恼,我不想再离一次婚,可是我对这个家庭实在没有信心,也没有感觉到幸福,我很累。希望您给我指点。 张×× 张女士: 读了你的来信,看的出你真的很苦恼。不过,你的来信没有谈到你现任丈夫与你女儿相处的情况,也没有提及你们在金钱上是否也分得一清二楚。看来,在这些事情上他的处理方式你基本是没有怨言的。你现在在意的是,你的现任丈夫与前妻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孩子需要经常交流,虽说他们之间夫妻之情不在了,却仍藕断丝连。而他与你虽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缺少与你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让你觉得在精神层面,他的前妻占有的比你这个现任妻子还要多。你的继子与他的亲生母亲来往密切,对你这个继母的付出却视而不见,让一心向往家庭幸福和谐的你非常失落。让你觉得他们一家三口似乎仍是一家人,而你只是一个外人。 本来,重建家庭、重新回到爱的港湾乃是一大喜事。但由于再婚的家庭中出现的上述种种纠葛,比一般的家庭中存在的婆媳问题还要难以处理,使得夫妻之间的关系亮起红灯。其实,再婚时的配偶,家庭背景已不像初婚时那么单纯和简单。所以,心理上一定要有个充分的准备,认真考虑如何与配偶及其子女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爱人,也没有完美的婚姻。对于重新组织家庭要实际一些,不要太理想化。再婚以后,无非是希望从家庭中得到关怀以及更多资源。但同时也应认识到,适应婚姻生活已经不易,更何况是再婚家庭,难度自然更大。再婚后,继父、继母若急于取代子女亲生父母的角色,会导致问题重重。再婚初期,子女管教宜由生父母施行,继父母则以朋友、导师的角色介入,建立互信关系、行为准则及赏罚标准后,方可实行共同管教。 不知你的现任丈夫是否了解你现在的想法,如果你觉得现在这种生活模式让你很不开心,你可以尝试和他沟通,希望你们二人能认识自己并愿意改变自己。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磕磕碰碰,要把矛盾化解到最低限度,直至消除。事实证明,许多再婚夫妻一样相处得很好。特别是再婚者的年龄比初婚者大,他们举止更稳重,感情更深沉,能够冷静、妥当地处理好各方关系。 伍医生(董晓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独居男女须防“节假日抑郁症”
下一篇:心理医生谈病根(十二)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