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青少年儿童心理②

发布时间:2016-05-03

家有神童应如何引导 纳塔利娅•菲拉托娃在俄罗斯《今日报》上撰文,谈及有关神童的问题。学者们认为,神童的超人能力通常表现在数学和音乐领域,因为这两门学科都不需要生活经验。而英国女孩阿什福德9岁时出版了小说《小客人》,这使全世界大为震惊。音乐方面的小天才则比比皆是。莫扎特3岁登台表演,4岁可记住音乐会上的每个乐谱。令人不解的是,小天才音乐家一辈子都有音乐才能。而数学方面的神童大多数都命运坎坷,长大后无声无息者颇多。但是,伟大的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安培11岁时就解决了最复杂的难题,成人后仍然才华横溢。 俄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德鲁日宁说,“儿童才能有两次显现的机会,3、4岁通常会表现出数学和音乐才能,12岁以后会表现出文学和设计天赋。这四个方面是出现神童最多的领域。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父母是夸大还是贬低孩子的才华。两种做法都会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导致孩子成人后成为一个很平常的人。   神童长大后才华消失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儿童心理学家纳尔托娃•博切韦尔认为,“发展速度的变化会使神童周围的人产生期望落空综合症。同时,一方面的高速发展总是导致另一方面的落后。知识的超越发展常常造成孩子感情世界的贫穷。孩子会毫无理由地残忍。而且,神童常常很难适应学校的集体,最后导致社会孤独。”1964年出生在赣州市一家普通的家庭的宁铂,两岁半的时候,便能熟背30多首诗词,3岁的时候能够从1数到100,4岁的时候能认得400多个汉字。14岁时,宁铂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昔日的“神童”最终在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下选择了出家。 “神童”的产生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教育的影响,这两方面不可或缺。面对真正有天赋的孩子,在早期教育中,还必须注重对其在情感、自理、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培养。 董晓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青少年儿童心理②
下一篇:主客观分析心理治疗的症状层面(3)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