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心理导刊
伍医生信箱

发布时间:2016-05-03

  高考前学习很辛苦,家长、老师总安慰我们:坚持到高考,考完了就好了!我自己也这样自我安慰。原以为考后就可以大大地放松一下了,可是现在根本就不是这样!这几天我都没睡好,一颗心老悬着,其实当时自己考时感觉一般,没有什么不好的,但这几天脑子里总在回想考试时的过程,越想越不肯定,担心:涂卡的时候有没有涂错呀?作文是不是离题了?对过答案后,感觉更糟糕。错了的,自然不用说;对了的,又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还有几天,高考分数就要出来了,心里真是越想越心慌、害怕,怕自己考不好,对不起父母、没脸见人……如果真没考好,我该怎么办呀?                    小秦 小秦 高考终于结束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路终于暂告一个段落了,家长和考生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在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的同时,我们发现,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消失。考后心理和生理出现突然的放松,这种"心理落差的惯性作用"导致身心俱损,不少考生适应不了。另外,惦记着考试分数,推测考试结果,导致考试期待性焦虑。 面对如此多的压力,考生难免在考试后会有各种各样的身心烦恼。很多人有一个很大特点是不良情绪不轻易外露,心思不让别人看穿,所以憋着憋着很容易憋出病来。因此要消除各种的心理压力,考生本人先要端正自己对考试的态度,不少考生的心情随考试的成绩好坏而大幅波动。考后就要使自己脑子放松,培养自己的爱好,这时候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到爱好上去,先把考试放一边。家长也不要紧盯着孩子,要适时调适,不要一个劲地去埋怨孩子,要多和孩子沟通。 考生的自我调节是关键。考生应正确评估自己,过高或过低都不客观,心理上反差会使自己无所适从。有时考生要有一点阿Q精神,如果考试真失手了,也要对自己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途径"。重拾兴趣是考生自我调节的有效方式,比如看些文艺类书籍、听音乐、看电视、打打球等,借此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以缓解。每一位考生在分数公布前最好预设一下自己的分数,比较理想的,可以畅想即将来临的大学新生活如何度过?预计考砸了的,也要让自己坚强起来,面对现实,选择新的适应自己发展的方向。寒窗十二载,相信处于心理 "井喷"期的考生,在补修心理调节课后,会向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伍医生(董晓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智者的四句箴言
下一篇:心理医生漫谈情与欲 七、情绪的无理性
首 页 |  医院概况 |  就医导航 |  学科建设 |  医院动态 |  院务公开 |  党建文化 |  康复家园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苏ICP备11035717号
联系电话:0514-87207254(办公室)、0514-87207255(医务处)、0514-87207250(导医台)
投诉监督电话:87251280、12345

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278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可随时与我们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