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心理因素是造成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心理调适和疏导对改善睡眠具有重要意义。有关专家提醒,只有树立信心,养成科学的睡眠习惯,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才能改善睡眠。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张伯全介绍,很多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有的是短时间的,有的是慢性的。但人体对睡眠的调整能力很强,偶尔失眠不必过度在意。睡眠固然重要,但绝不可看得太重。大多存在睡眠障碍的人都很担心失眠,可越担心越睡不着,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对改善睡眠质量更加不利。偶尔失眠时,如果不去多想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 克服睡眠障碍的自我调适方法有很多,如要保持乐观、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建立起自己的生物钟;睡前不要做劳心劳力的活动,如带着思考中的问题入睡或进行剧烈运动。 专家提醒,如果自我调适不能起效,最好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 轻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