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8300万,其中重精神病患者达1600万。其中存在暴力攻击、自杀、自伤等心理行为问题的17岁以下的青少年已达3000万。在3000万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中小学生患病率为21。6%—32。0%。另外16.0%—25.4%的大学生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最多的是人际关系和学习就业压力的困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需要学会交流与沟通,而这恰恰是儿童、青少年目前比较缺乏的一课。面临学习和就业压力,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去自我调整,心理素质较差,易造成负面困扰情绪,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现在全国正以奥运为契机,大力弘扬奥运精神,目的是让青少年学习运动员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和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增进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和增进友谊;学习奥运的参与、分享和包容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懂得关爱自己,学会关心他人,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希望通过活动,更加重视和维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矫治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关注残疾儿童的成长,体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激励残疾儿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号召儿童青少年与家长、教师和全体社会成员携手行动,共同维护和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营造适合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氛围,改进生硬僵化的教学模式,增加阅读、鼓励探索和创造发明,并给他们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增强体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的优秀人才。 卜茹 |